柔版印刷機的歷史柔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過網紋輥傳遞油墨的印刷方式。英文名稱稱為:Flexopraphy。柔性印版是在橡膠版、感光性樹脂版等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圖像鏡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油墨轉到印版(或印版滾筒)上的用量通過網紋輥進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轉過程中與印刷材料接觸,從而轉印上圖文。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印刷業前輩就已經將此種印刷方式引進到國內,但在那個時候它有另外一個名字:苯胺印刷機。由于當時的印刷認識以及相關配套原因,苯胺印刷沒有能夠發展起來,相反同期進入中國的平版印刷機、凹版印刷機卻得到認可。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柔版印刷技術在印版以及陶瓷網紋輥的技術方面重大突破之后,得到迅猛發展。歐美的大多數包裝印刷開始轉向柔印方式。我國也從九十年代開始從國外引進相關的柔印設備,并在這幾年得到快速發展。
柔版印刷機的結構,簡單的說來,目前分層疊式、機組式、衛星式三種結構,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衛星式柔版印刷機。
衛星式柔版印刷機衛星式柔版印刷機是柔版印刷方式在中國地區應用較少而發展也較慢的,這跟業內對其認識以及歷史原因有較大關系。衛星式柔版印刷優點其實非常多,除開套印精度高、速度快等優點外。在印刷大面積色塊(實地)時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優勢,這點同凹版印刷不相上下。
由于采用了陶瓷網紋輥來精確控制載墨量,所以柔版印刷方式印刷大實地色塊時,在不影響色飽和等前提下,每平米只需2~3g左右墨量即可。而凹版印刷則需要5g/m2甚至更高(有文章數據顯示4~6g/m2),再加上所配套使用溶劑,單就油墨使用上來說實際成本已經遠遠高于柔印方式。另外的一個優點是讓使用者值得關心的問題——能耗問題,由于柔版印刷結構、油墨、上墨量等關系,并不需要太多的熱能,即可將印刷后的活件徹底干燥。所以通常一臺8色的柔版印刷機,在速度300m/min的前提下,所使用的電加熱方式功率不超過80KW/小時。
而其他印刷方式通常都需要超過150kw/小時的能耗,甚至更高。對于目前國內用電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這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
衛星式柔版印刷機”的組成部分
放卷部分
下面我們逐一從每個部分來進行介紹如何使用和選用“衛星式柔版印刷機”放卷部分放卷部分同我們常見的卷材類放卷結構一樣,可以分為單工位、上下雙工位、翻轉雙工位等。其中各廠家根據自己的設計、材料選用、制造工藝等,在功能和外形上有較大區別,但是原理和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單工位主要是用于大卷徑材料,例如:卡紙、原紙。通常直徑都在1270mm以上。上下雙工位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結構,直接安裝在墻版側邊上。這樣可以減少占地面積,縮小整機的尺寸,也方便安裝調試,適合工作場地比較緊張的地方。部分上下雙工位結構也可以實現不停機接換料。翻轉雙工位又可以分懸臂式翻轉雙工位和圓盤式翻轉雙工位,懸臂式翻轉雙工位就是我們所常見到的,凹版印刷機上應用得非常多的一種結構。此種結構比較單薄,大多數都是參照日本富士機型演變過來的。這種結構適用于塑料薄膜在速度200m/min以下的放卷。
由于都是采用渦輪蝸桿副傳動或齒輪副傳動形式的翻轉機構,在翻轉過程中,其間隙以及懸臂剛性問題非常容易引起上下晃動,會影響到張力變化,從而影響到印刷品質。所以在速度300m/min的高速印刷機上通常都采用圓盤式翻轉雙工位。圓盤式結構非常緊湊,有采用同步帶傳動,也有采用齒輪傳動。翻轉過程中非常平穩,不會影響到印刷。放卷的制動方式通常分四種:機械制動、磁粉制動、氣動制動以及電機制動。機械制動是非常傳統的結構,在層疊式柔版印刷機上經常能見到。磁粉制動是利用電磁原理對卷材進行制動的。
氣動制動主要用于大卷徑紙張制動用,在大卷徑制動時使用氣動制動比磁粉制動要經濟許多。電機制動是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制動方式,主要是使用了電機制動之后,可以實現非常多的自動化功能,例如:可以做到自動接換料時候的預驅動功能。在放卷到印刷部分之間,通常還會根據需要加裝行進中糾偏系統。以便對原材料在進入印刷之前對邊緣不齊進行糾偏。
中心輥筒
印刷部分衛星式柔版印刷機的特點,就是具有一個大直徑的中央印刷輥筒。該輥筒的直徑通常都在1250~2700mm之間,采用雙層壁結構,有利于中央印刷輥筒的溫度控制。
中央印刷輥筒的表面有一層鍍鎳保護層,鎳層的厚度為0.3mm左右。中央印刷輥筒安裝在滾柱軸承上將中央印刷輥筒的偏心誤差控制在±0.008~0.012mm以內。所有的印刷都是圍繞在這個輥筒上面完成的。所以這個輥成為整部機器的核心,它的內部結構、材料、機加工工藝、熱處理方式、動靜平衡量控制、以及使用過程中溫度控制方式都決定了終印刷品品質的好壞。為了能讓基材在貼在輥筒表面下完成印刷,首先就先得確保輥筒表面的平整度以及轉動過程中盡量小的跳動誤差。所以一臺優秀衛星式柔版印刷機輥面跳動誤差必需控制額定的誤差范圍之內。
同時為了降低印刷過程中熱能差、外部環境晝夜溫差等,熱脹冷縮的物理變形對輥筒照成影響,通常都需要使用恒溫循環系統對輥筒進行恒溫控制。讓輥筒保持恒定的溫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結構部分
衛星式柔版印刷機的印刷機組,是采用環繞在中央大輥筒周圍的,類似小衛星一樣環繞在一顆大恒星旁邊。因此此類型結構的設備都被成為衛星式。衛星式柔版印刷機同其他柔印方式一樣,都是采用網紋輥遞墨。印刷機組的前進后退是靠機械方式的絲桿轉動來完成的。根據機型配置不同,可以分為手動、半自動、全自動方式。當設備在進行粗調過程中時,可以使用全自動和半自動來完成前進、后退。在進行印刷精細調整時,使用手動方式微調。調整完畢之后,再使用液壓鎖緊機構將印刷機組固定在位置上。
當因特殊原因緊急停車時,印刷機組內部的一個保護裝置可以迅速將印刷機組整體往后移動一定距離,讓印版離開中心壓印輥筒表面。以免相互碰傷,損壞部件。